扬州何园,扬州何园主人简介及后人
原创: 毕研杰 旅游作家 周日下午,我带儿子去游何园。何园建筑中的最大特色是回廊。全园由后花园、住所院落和位于东南部的片石山房(一堆假山石,仅存遗迹,规模极小)几部分组成,各部分之间,通过复道回廊(扬州人俗称为“串楼”,就是分为上、下两层的回廊)连成一体。这。 这已是我第四次来何园了,当然不仅仅是去看风景。我对何园的反复游历,不是因为它作为扬州风景的代表被誉为“中国名园,江南孤例”;不是因为它巧妙地把园内所有建筑连为一体而被誉为“中国最早立交桥”的复道回廊;不是它精雕细琢、雕楼画栋的古典建筑,也不是它构思奇巧、造型独特的叠石成山;而是想探寻或者说是为了感受其培养出“祖孙翰林、兄弟博士、父女画家、姐弟院士”这一代代人才的原因。虽然何园在我国古典园林中声名显赫,但还远没有看到这些给我带来的震动大。这是因为:1、何园,坐落于江苏省扬州市的徐凝门街66号,又名“寄啸山庄”,是一处始建于清代中期的中国古典园林建筑,被誉为“晚清第一园”,面积1.4万余平方米,建筑面积7000余平方米。何园由清光绪年间何芷舠所造,片石山房系。扬州何园主人简介及后人, 优美的园林景致,只要有钱又有闲的人似乎都可建造;园林的文化品位,只要主人有一定的文化素养似乎也可以达到,如苏州拙政园等;因园主人在当时都是名士,从园主后人中走出一两个名人这也可能,但像这样一个家庭“人才辈出”者似不多见。 上面我们看到的多是显性景致,但这背后的家族文化——“何氏家训”却是隐性的,也有着更为强大的生命力,来延续这个家庭的生息繁衍支撑着这个家族的兴旺发达。在历史上的何园,有人赋诗称其为“临清流而赋诗,何园还有一个别称叫“寄啸山庄,在清朝的光绪年间,有相关的政府督促建造,是在乾隆年间的双槐园的旧地址上改建修造的。何园的地理位置,在江苏省扬州市徐凝门街66号,早。 《何氏族谱》中5000余字的“家训”共十一则,分别是:孝敬亲长之规,隆师亲友之规,鞠育教养之规,节义勤俭之规,读书写字之规,出处进退之规,待人接物之规,饮食服御之规,量度权衡之规,撑持门户之规,保守身家之规。这些家规详尽规范了家族成员的修身处世、待人接物、读书治学之道,不失为一部循循善诱的家庭教科书,凸显着一个封建家族的文化渊源、道德理想与生存智慧。如从“读书写字之规”可窥见何氏家族对子弟教育的重视。这则家规在十一则家规中最长,用一千多字从“敬、习、思”三个方面详尽论述了读书治学之道。尤其难能可贵的是,规训的最后还提出了与孔孟倡导的“学而优则仕”及“万般皆下品,惟有读书高”等儒家正统思想不同的主张,要求家族中的每个人都要做到实事求是、量力而行,能读书的安心读书,不一定非要做了官才算有出息;不能读书的就安心生理,不一定非要读书才算有见识。 我儿子还不能理解这些,他只穿行于迷宫式的诸多房舍,惊叹于房间里的华美陈设,赞赏于叠石山的奇巧构思,游玩于回廊曲径、古木奇石、亭台楼阁间。等儿子玩累了,我们沐着冬日的余晖返程。何园坐落于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 何园又名”寄啸山庄“,是一处始建于清代中期的中国古典园林建筑,被誉为“晚清第一园“。 从何园出来,可以到周边逛一逛。 何园周边景点 朱自清故居、南河下历史街区、个园。 去朱自清的故居别有。秦巴美好江山,携手与您共创美好生活 版权声明:本站文章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 |